重庆蓝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成渝地区如何唱好生态环境保护“双城记”?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3-13 11:15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2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重要举措,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成渝地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深化环境保护协同治理、整体提升区域环境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双核引领,夯实西南地区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

        成渝地区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纲要》,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对加强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期待更多。

良好生态环境是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级的重要支撑。 成渝地区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运营模式,支撑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是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应有之义。

        良好生态环境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标志。成渝地区生态环境本底较好,生态禀赋优良,生态安全格局逐渐稳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之一,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基本底线,建设包容和谐、美丽宜居、充满魅力的高品质城市群是总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重要举措,高颜值的生态环境与高品质的生活水平相得益彰才能符合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基本要求。

良好生态环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成渝地区共处长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重庆、四川两地共同的使命。同时,创新城市群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探索实践,加强生态环境政策协同对接,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有利于吸收生态功能区人口向城市群集中,使西部形成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的新格局,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显著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稳扎稳打,统筹部署区域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规划》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保护、协同治理,以人为本、综合施策,双核引领、同筑共保”的原则,从4个方面统筹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

        一是促进绿色转型。基于成渝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和清洁能源优势,提出“十四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19.5%、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提高到37%以上的目标要求。

        二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纲要》目标的基础上,基于成渝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到2025年,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质量指数(EQI)稳中向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89.4%、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3%以上、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达96%、跨界河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稳中向好、河流主要断面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达到90%以上的目标要求。

        三是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首次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噪声纳入指标体系,提出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85%以上、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等关乎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的3项预期性指标。

        四是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提出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协作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更加完善,精细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要求。

协同共治,扎实构建区域联动的任务体系

        《规划》聚焦系统性、区域性、跨界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着力发挥重庆、成都两城的引领联动作用,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环境污染同防共治等领域,构建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体系。

        一是推进绿色共享,着力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规划》着重重庆、成都的区域引领和协同带动作用,重点推进重庆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品质;以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都市圈为引领,逐步扩大垃圾分类覆盖城市,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塑料减量模式;以成都市为重点,对典型路段实施综合降噪措施示范工程;到2025年,重庆、成都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实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绿色优化调整“双轮驱动”,全面推进成渝地区绿色制造,促进传统产业清洁生产改造和绿色升级,以成都—内江—重庆发展轴为重点,共同打造“成渝氢走廊”;统筹调配构建成渝地区“能源互联网”,创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稳步推进区域碳排放达峰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强化生态共建,着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规划》基于区域自然地理地貌条件,提出共建“四屏六廊”生态安全格局,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连通性,共同构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建立成渝地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协调跨省相邻区域管控分区和管控要求。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共建“六江廊道”(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等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实行成渝地区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分区管控、协同保护;建立健全跨省市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机制,协同制定生态保护红线政策法规,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共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在长江干支流湿地等关键区域实施河湖保护与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到2025年,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5000平方公里。以大熊猫、黑叶猴、长江鲟和崖柏等珍稀濒危易危野生动植物为重点,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筑牢外来入侵物种口岸检疫防线,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

        三是聚焦环境共治,着力深化环境污染协同防治。

        《规划》部署提出共同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全面补齐污水收集能力短板,强化城镇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建设,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200万立方米/日;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区域重点行业工业污染协同治理,重点推进石化、化工、涂装、医药、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行业VOCs综合整治,以主要交通干道和省级工业园区为重点建设一批噪声自动监测站点;加强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管控修复,协同推进成渝地区“无废城市”建设;联合开展区域内河流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实施湖库生态修复与整治提升,开展100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在长江干流、嘉陵江、乌江、岷江等重点河流开展沿岸化工企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工程。

集聚合力,创新城市群生态环境治理协作机制

        坚持“川渝一盘棋”思维,《规划》提出加强成渝地区生态环境管理协同、措施协同、政策协同、能力协同,凝聚多层面、多部门的工作合力,形成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机制。

        一是加强管理共商,推进一体化保护。

        推动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着力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在法治协作上,推进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协同立法,开展跨区域联合环境执法,统一管控对象的界定标准和管控尺度,共同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在标准统一上,协同制定成渝地区陶瓷行业、玻璃行业、养殖尾水等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探索建立区域碳排放核算规范标准等具有引领性的地方标准,探索建立公园城市规划导则、指标评价、价值转化等体系。在市场政策上,健全环境权益交易机制,推动成渝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探索建立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及绿色发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领域。在治理能力上,两地共建生态环境一体化监测网络,完善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网络和光化学监测网络,建立长江上游水生态综合观测站和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巡航监测观测试验平台,建设生态环境遥感监管平台和业务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强省部联动,强化两地协作实施推进。

        由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重庆、四川两地政府联合印发给两省(直辖市)相关部门和地级市政府的发文方式,有助于压实部门职责,推动规划目标、任务和重大工程落地实施。一方面,提出建立国省(市)多层面多部门组成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指导,强化成渝地区两省(直辖市)生态环境管理一体化,创新城市群生态环境管理区域协作联动机制。另一方面,围绕《规划》部署的重大任务、重点工程,成渝地区各级政府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规划目标和任务措施,编制本地区整体实施方案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协同推进规划实施。

        三是紧抓任务实施,完善政策保障。

        统筹推进《规划》9项重点工程,强化规划任务落实的抓手作用。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监督检查、统筹协调和经验总结推广,全面掌握工程实施进展,做好规划执行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地方财政保障力度,探索综合运用土地、金融、价格等多种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成渝地区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健全精准有效保障有力的政策制度体系,切实推动规划任务有效落实。


来源:中国环境报